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三)

从军行七首(其三)


作者:王昌龄(唐)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七首(其三)【诗文解释】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这些年来,多少将士为保卫家园,战死在这荒凉的边城,应该上书朝廷将他们的尸骨好好安葬, 别让这些为保卫国家而死的将士们像孤魂野鬼一样到死还在游荡。

 
 
从军行七首(其三)【词语注释】
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表:上表,上书。
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龙荒:荒原。

 
 
从军行七首(其三)【诗文赏析】
  唐朝前期,中国国力强盛,但在边关战火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无数离开故乡到边关去争战的将士们都死在了离故乡几万里之外的陌生之地.但他们的的报国热情却感染着诗人。关山迢递,戎马劻勷,奋槊进击,血染征袍。
  这首诗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描写一阵大风吹过古战场将战死的枯骨暴露在外.说明当时的战争有多么的惨烈,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从军行七首(其三)【名家点评】
  

 
 
从军行七首(其三)【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唐诗三百首